糖尿病 併發症 不可逆的慢性毀滅

不, 我說的不是降血糖. 降血糖是糖尿病患者首要身體力行的醫囑, 而且, 我們健保制度可以提供最便宜最有效的降血糖藥物, 以及監測血糖值的糖化血色素, HbA1c. 根據目前的糖尿病衛教資料, 糖尿病患者最好把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

糖化血色素7%是什麼意思? 就是全身的紅血球裡攜帶氧氣的血紅素有7%因為被糖化而失能. 紅血球剛從骨髓釋放出來時的糖化血色素是0%, 進入血液循環並逐漸因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壓力而被糖化.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濃度高, 所以就會有7%或10%甚或更高比率的血紅素被糖化; 而即便是所謂正常血糖的糖化血色素的值並不是0%, 而是在4到5%. 紅血球在血液中循環的周期約四個月, 然後就被血管壁的巨噬細胞吞噬摧毀, 鐵質回收, 再由骨隨合成全新的紅血球來補足.

紅血球的糖化血色素可以透過新陳代謝來再生, 並恢復攜氧功能, 但是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壓力也會攻擊(糖化)全身所有器官組織的蛋白質, 而且, 絕大部分被糖化的器官組織是不會像紅血球那樣代謝的, 尤其像眼睛和腎臟的細胞根本沒有能力阻擋葡萄糖濃度壓力, 糖化的比率就會隨著時間逐漸上升, 細胞逐漸失能, 器官組織就會出現併發症:

糖尿病併發症可說是一種加速的老化, 而且是完全不可逆的. 即便是正常血糖的5%糖化血色素, 實際上就是老化, 只是老化的速度比糖尿病的10%稍微和緩些. 即便是完全配合治療的糖尿病患者, 幾年下來, 各器官組織也會出現併發症.

最近一則新聞有提到一個很年輕的病例, 17歲發現糖尿病, 26歲就出現了視網膜病變, 那是很典型的糖尿病併發症. https://today.line.me/tw/pc/article/%E3%80%90%E7%B3%96%E5%AE%B3%E9%9D%92%E5%B0%91%E5%B9%B41%E3%80%9117%E6%AD%B2%E7%AB%9F%E5%BE%97%E7%B3%96%E5%B0%BF%E7%97%85%E3%80%80%E7%9C%BC%E7%9D%9B%E5%B7%B2%E6%9C%89%E4%BD%B5%E7%99%BC%E7%97%87-X3ErJl

糖化就是老化, 所以我開發了對抗糖化的澄康舒

澄康舒400x160
https://mri88.com/2017/09/06/elixir-%e6%be%84%e5%ba%b7%e8%88%92-90%e9%a1%86%e8%86%a0%e5%9b%8a%e7%93%b6/

除了是要提供糖尿病患者完整的保障之外, 也是要延緩一般人的老化過程. 澄康舒的配方設計特色是, 每顆膠囊含39毫克維生素B1, 65毫克維生素B6, 以及800 IU的維生素D.

白藜蘆醇有助於緩和更年期婦女骨質疏鬆

臺大醫院婦科醫師嚴孟祿的研究, 把白藜蘆醇的健康作用, 再次推升到另一個面向. 根據台灣好報12月13日的一則新聞: https://www.newstaiwandigi.com/newspage.php?nnid=278493

醫學界在治療更年期骨鬆症的藥物治療,包括植物性荷爾蒙及非荷爾蒙的雙磷酸塩等,而近年很受歡迎的白藜蘆醇就被歸類為一種植物性荷爾蒙,它也是天然的植物性抗生素。

臺大醫院婦科醫師嚴孟祿團隊研究發現,白藜蘆醇有助於緩和更年期婦女骨質疏鬆

就因為白藜蘆醇具有植物性雌激素的作用, 研究發現似乎可以緩解女性更年期的部分症狀, 包括骨質疏鬆. 但是也因為這個雌激素作用, 我的客戶曾經詢問, 我的經典產品, 白雷斯, 因為含白藜蘆醇, 是否會刺激子宮肌瘤的增生.

白雷斯400x160
https://mri88.com/2017/08/21/%e7%99%bd%e9%9b%b7%e6%96%af-%e6%94%b9%e5%96%84%e6%96%b0%e9%99%b3%e4%bb%a3%e8%ac%9d/

白藜蘆醇不會像雌激素那樣刺激子宮肌瘤的增生, 因為白藜蘆醇和雌激素分別作用在不同的子宮平滑肌細胞受體. 根據台北醫學大學在2015年的研究報告, 白藜蘆醇對子宮肌瘤生長之影響效應-體內及體外試驗, 甚至發現白藜蘆醇可以抑制子宮肌瘤的增生.

此外, 我先前也寫過一篇以白藜蘆醇輔助荷爾蒙療法的作用, 荷爾蒙療法 與過度渲染的致癌風險, 對於更年期女選擇採用荷爾蒙療法來緩解症狀, 可說是多了一層保障.

更多有關 臺大醫院婦科嚴孟祿醫師的介紹, 請參考全民健康基金會的網頁資料: https://www.twhealth.org.tw/newsView.php?cat=2&sid=406

黑胡椒素提升白藜蘆醇的吸收

黑胡椒素(Piperine)是黑胡椒裡的天然分子, 因為可以啟動口腔裡味覺神經的刺激性辣味, 因此賦予黑胡椒其特有的辣味.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 黑胡椒素會抑制CYP3A4, 其作用類似大家所熟悉的葡萄柚汁抑制藥物代謝, 因而提升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 延長或加強藥物的作用. 這個概念就被應用在提升白藜蘆醇的吸收. 白藜蘆醇的生體吸收和利用率都偏低, 因此, 除了直接提高每次的劑量之外, 很多研究也嘗試以不同劑型和配方來增加白藜蘆醇在血液中的濃度.

從小鼠的活體試驗發現, 同時服用白藜蘆醇+黑胡椒素, 相對於只服用白藜蘆醇, 血液中白藜蘆醇的最高濃度(Cmax)是15倍, 而24小時的藥物可利用率(AUC)則超過2倍.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mnfr.201100117

有了這類研究報告的背書, 我就趁這次要生產下一批白雷斯的機會,

白雷斯400x160
https://mri88.com/2017/08/21/%e7%99%bd%e9%9b%b7%e6%96%af-%e6%94%b9%e5%96%84%e6%96%b0%e9%99%b3%e4%bb%a3%e8%ac%9d/

除了提高白藜蘆醇的添加量(+20%), 也添加了適量的黑胡椒素, 理論上應該可以讓我們額外獲得2倍以上的效果.

空氣汙染 黃斑部病變 中國醫藥大學

大家應該記得這張獲選 2018《國家地理雜誌》攝影作品, 台北橋機車瀑布:

機車和汽車是都市地區的主要空氣汙染源, 其他像煉油場和煉鋼廠, 燃煤發電廠和垃圾焚化廠等, 也都是台灣地區常見的汙染源. 空氣汙染最立即而明顯的健康傷害是呼吸系統, 其次是眼睛和皮膚.

空氣汙染物質, 除了PM2.5和PM10等微粒之外, 其實還有更多是屬於的氣體汙染, 包括二氧化氮(NO2)和一氧化碳(CO). 中國醫藥大學的學者交叉分析健保署和環保署的資料, 探究了2000-2010年間將近四萬人在中部地區的就診資料, 其中有1142人在這期間診斷出黃斑部病變, 關聯該地區NO2和CO的空氣汙染數據, 得出結論: 嚴重的NO2和CO空氣汙染, 可能導致2倍的黃斑部病變的風險, 如下圖所示:

https://jim.bmj.com/content/early/2019/07/11/jim-2019-001007

由於二氧化氮(NO2)和一氧化碳(CO)都是高活性的氣體, 因此對眼睛黃斑部的影響不可能是由肺部透過血液循環再到視網膜, 而應該是直接接觸溶入眼液再擴散到黃斑部, 並進而造成自由基傷害.

我在12年前所設計的護眼產品日月光, 就已經考慮到自由基傷害是退化性眼睛疾病的主因, 而且葉黃素的保護效力是不夠的, 因此特別添加了抗氧化力最強的脂溶性蝦紅素和茄紅素, 才構成完整的保護網.

https://mri88.com/2017/08/21/129/

迷思: 三酸甘油脂 心血管疾病 膽固醇

最近在一個社區的健康講座, 有一位身材適當的中年男性問到說幾十年來的三酸甘油脂偏高, 膽固醇和血糖正常, 那是什麼狀況? 是否該擔心健康問題?

根據代謝症候群的定義, 三酸甘油脂偏高的定義是大於150 mg/dl, 但是我並沒有印象看過說單純的三酸甘油脂偏高會有什麼健康的風險. 或者該這麼說: 總膽固醇或LDL膽固醇偏高的時候, 通常三酸甘油脂也會上升; 而糖尿病也會伴隨有較高的三酸甘油脂. 糖尿病會有一大堆全身性的併發症, 而LDL膽固醇偏高則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 那三酸甘油脂的健康威脅是什麼呢?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184863

根據美國醫學會(JAMA)在2009年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 還是無法判定三酸甘油脂對健康的危害. 該報告彙整了過去68個大型的研究資料, 合計涵蓋超過30萬個心血管疾病的病人, 追蹤280萬(人-年)的結果發現有: 8857個非致命心肌梗塞, 3928個冠心病死亡, 2534個缺血性中風, 513個出血性中風, 和2536個未分類的中風.

初步分析三酸甘油脂和心血管疾病的關係發現, 如上圖灰色圓形圖示, 三酸甘油脂愈高, 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愈高. 譬如說, 250 mg/dl 三酸甘油脂的風險就高達2.5倍.

但是當研究人員進一步排除HDL膽固醇和LDL膽固醇的影響因素之後發現, 如上圖黑色方塊圖示, 三酸甘油脂顯然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無關 (即使是250 mg/dl). 相反的, HDL膽固醇和LDL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不但相關, 而且在排除其他影響因素之後仍維持高度相關, 如下圖.

所以呢, 我個人的意見是, 如果三酸甘油脂的值太高, 先檢視一下自己的飲食習慣, 少吃多運動絕對是必要的手段, 酒精尤其要避免. 如果HDL和LDL和HbA1c的值都正常, 那就無需太擔心. 如果飲食正常且其他健康指標也正常但就是三酸甘油脂超過800 mg/dl, 建議去驗一下是否是基因突變(或遺傳)造成的. 如果是基因造成的, 那就乖乖吃藥吧.

黃斑部 藍光 魚油

前陣子彙整了魚油的DHA/EPA的健康訴求的研究報告 ( https://curtis.mri88.com/omega3/ ), 確認現代人的飲食其實已經不缺omega-3這類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因此在保健食品中補充魚油DHA/EPA已經沒有額外的健康利基. 所以我決定了下一批顧眼睛的產品

https://mri88.com/2017/08/21/129/

就把魚油從配方中移除, 另提高鋅, 蝦紅素和茄紅素的添加量.

同時, 由於日月光的單張DM已經很久沒改版了, 而新的基礎研究和臨床試驗則持續在發表, 因此我這陣子也讀了不少退化性黃斑部病變和視網膜病變的研究報告, 藉以整理出全新DM的內容.

有一篇2016年有關葉黃素, 黍黃素, 和消旋黍黃素的基礎研究報告, 其中一張圖是上述黃斑部色素的吸收光譜, 我覺得特別有意思.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50946215000865

在可見光的光譜, 波長在400奈米以下(上圖左邊)的大概就屬於紫外線, 對細胞(皮膚和眼睛)具有殺傷力, 而500奈米以下(上圖中間)的藍光雖然對皮膚無害, 卻仍有可能傷害眼睛視網膜. 波長更長的綠黃紅光(上圖右邊), 乃至於到750奈米以上的紅外線, 則沒有傷害力. 網路上有很多就像下圖這樣的太陽光的光譜.

https://www.edaphic.com.au/knowledge-base/articles/light-articles/spectrometers-reveal-how-plants-detect-their-neighbours/

然後呢, 我把這兩個圖對準波長合併在一起, 就清楚看到了黃斑部的色素(葉黃素, 黍黃素, 消旋黍黃素)所吸收的太陽光的高能藍光光譜.

白藜蘆醇 腹膜透析 抑制新生血管

2006年在全球首屆一指的Nature(自然)期刊, 哈佛醫學院的辛克萊爾博士的研究團隊, 發表了白藜蘆醇對小鼠健康的保護效果. 在兩年的試驗期間, 小鼠分正常飲食, 高卡路里飲食, 和高卡路里飲食+白藜蘆醇, 等三組飼養. 最立即而明顯的實驗結果是, 如下圖, 雖然高卡路里飲食+白藜蘆醇這組的體重, 和高卡路里飲食那組很接近(且顯然都比正常飲食的肥胖), 但是高卡路里飲食+白藜蘆醇的存活率, 卻類似正常飲食(且顯然都比高卡路里飲食的活得久). 也就是說, 高卡路里飲食導致肥胖也短命, 但是白藜蘆醇卻可以逆轉因為高卡路里飲食(肥胖)所帶來健康惡化, 因此提高存活率.

我當初就是因為這篇研究報告而開發了白藜蘆醇產品,

白雷斯400x160
https://mri88.com/2017/08/21/%e7%99%bd%e9%9b%b7%e6%96%af-%e6%94%b9%e5%96%84%e6%96%b0%e9%99%b3%e4%bb%a3%e8%ac%9d/

從2006年至今, 已經有近三萬(29161)篇有關白藜蘆醇的研究報告(ncbi/pmc), 而白藜蘆醇的保健功效與作用機制也逐漸被釐清. 其中白藜蘆醇與癌症的研究一直是個重點, 前述近三萬篇白藜蘆醇的研究報告, 相關癌症的就有超過兩萬(20325)篇. 由於白藜蘆醇可以抑制新生血管(angiogenesis), 而新生血管是癌細胞賴以生長複製的功能, 因此白藜蘆醇顯然已經成為抑制癌細胞的明日之星.

在2015年則是有一篇很聰明的研究報告, 推論說, 既然白藜蘆醇抑制新生血管, 而腹膜透析最後失效的主因通常就是新生血管(以及纖維化), 那麼白藜蘆醇可以改善或延緩腹膜透析的失效嗎? 這個隨機雙盲對照組的臨床試驗發現, 如下圖, 白藜蘆醇確實可以改善腹膜透析的過濾效率. 腹膜透析最快可能六年就會失效, 最主要的症狀就是過濾效率持續下降, 而且一般認知這是不可逆的. 現在, 白藜蘆醇似乎給腎衰竭的洗腎患者帶來一絲新希望了.

糖尿病併發症 糖化血色素 AGE

最近和北部某醫院腎臟科的醫師談到, 因為腎衰竭而進行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的病情發展, 由於透析液是高濃度的葡萄糖水, 因此腹膜可能在透析五六年之後就會發生類似糖尿病併發症的組織病變, 並逐漸失去透析的功能. 在病變的腹膜組織, 可以發現大量的AGE堆積.

AGE是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 的縮寫, 意思是, 糖化蛋白質, 這是衡量糖化傷害的指標. 由於細胞/血液中的葡萄糖和果糖都會與蛋白質非結合(攻擊), 而被攻擊的蛋白質會失去功能, 因此檢驗我們體內糖化蛋白質的濃度, 就可以知道身體組織承受了多少糖化傷害. 最有名的糖化蛋白質就是糖化血色素, HbA1c, 這是目前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監控指標. 我最近就到一家檢驗所去抽血檢驗糖化血色素, 以及丙二醇(MDA), 和糖化白蛋白(GA).

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 GA), 是另外一個糖化蛋白質的指標, 是血液中被糖攻擊的白蛋白的比例. 由於白蛋白的壽命約三星期, 因此糖化白蛋白對血糖控制的反應速度就會比糖化血色素的三個月還要靈敏.

另外, 丙二醛(MDA)是脂質過氧化的產物, 經常伴隨AGE濃度上升, 是檢驗身體自由基的指標. 丙二醛的變化速度比糖化白蛋白快, 一兩天之內就會有顯著差異. 糖化血色素HbA1c, 糖化白蛋白GA, 和丙二醛(MDA), 都是我用來檢驗我的產品澄康舒

澄康舒400x160

https://mri88.com/2017/09/06/elixir-%e6%be%84%e5%ba%b7%e8%88%92-90%e9%a1%86%e8%86%a0%e5%9b%8a%e7%93%b6/

對糖尿病併發症的改善程度. 澄康舒的配方源自歷年來針對AGE的研究報告和臨床試驗, 並且隨著研究發展的進步我也調整了澄康舒的配方, 並完成食品藥物管理署的查驗登記.

我相信AGE是導致糖尿病併發症的元凶, 而我設計的澄康舒就是希望可以降低AGE的量, 並因而延緩或減輕糖尿病所可能帶來的傷害.

內洞森林步道 考驗膝蓋關節與腿力

從烏來進去不遠, 就是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 最有名的是號稱負離子濃度全台最高的烏紗溪瀑布, 但比較少人嘗試的是長度合計約3公里, 高低落差約400公尺的森林浴步道+賞景步道. 走起來就算不趕時間也是有點小辛苦.


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Forest/RA?typ=0&typ_id=0200002

過去一年來, 我的右腳膝蓋已經讓我必須每天吃一顆止痛藥, 才能維持假日到郊外踏青的習慣, 這就是我決定要開發緩解膝蓋疼痛產品的最直接動力, 這就是 “清關能” 的由來.

歷經半年的開發, 自從今年一月試用品開始服用, 接續三月正式量產至今, 我的膝蓋就再也沒困擾到我的行動, 而且也因為運動量增加可以維持腿力. 否則, 通常膝蓋關節發炎疼痛的衍生問題就是腿部肌肉流失, 行動會更困難, 跌倒的風險也升高.

這樣的緩解效果, 可不是電視廣告表演蹲下站起的戲劇性情節可以比擬的.

說到廣告, 最近有朋友說看到UC2的關節產品, 問我那是什麼成分? UC2是取自原文 “Un-denatured Collagen Type 2” 的縮寫, 也就 “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 也就是清關能的三個主成分之一(另兩個成分是綠色花椰菜萃取的蘿蔔硫素, 和MSM). 這個成分的設計目的, 是要降低免疫系統對二型膠原蛋白的免疫發炎反應, 也就是所謂的口服減敏(Oral Tolerance).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9409X12003602

迷思: DHA EPA omega-3 魚油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尤其是來自海鮮, 屬於omega-3的DHA和 EPA, 一直被認為對心血管, 眼睛, 關節, 和腦神經是有健康效益的. 事實上, 幾十年來相關的調查報告和臨床試驗也非常多, 只是好像就是缺乏確切的證據.

1975年, 丹麥學者比較了130個住在格陵蘭的愛斯基摩人, 32個移居丹麥的愛斯基摩人, 和31個原生丹麥人的血液脂肪組成, 發現格陵蘭的愛斯基摩人的omega-3 EPA(20:5)特別高, 而omega-6 AA(20:4)特別低, 推論這應該是因為以鮭魚等海洋生物為主食, 所以可以攝取到大量的omega-3脂肪酸.

由於EPA(20:5)可以抑制血液凝結(即預防血塊堵塞), 而AA(20:4)卻會加速血液凝結, 因此這個數據解釋了為什麼住在格陵蘭的愛斯基摩人少有心血管疾病的現象.

從此, 流行病學預防心血管疾病的衛教, 就是鼓勵大家多吃富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的海魚, 或是補充有定量DHA+EPA的魚油軟膠囊. 但根據2011年發表的一篇報告, 補充omega-3對心血管疾病似乎並沒有助益.

該報告檢視了10個臨床試驗資料, 其中介於1994-2002的6個臨床試驗顯示omega-3具有保護效力, 但比較晚近(2007-2010)的4個臨床試驗的效果則不顯著. 為什麼會有這種差別? 目前比較普為接受的解釋是, 以前大家不知道omega-3的好處, 不知道要多吃海魚, 所以血液中普遍缺乏omega-3, 因此早期臨床試驗補充魚油的效果就很明顯. 但是等到大家都知道要多吃海魚或補充魚油之後, 其實血液中已經不缺omega-3, 這時候再補充魚油也沒有加乘效果.

人體並不是只能從魚油獲得DHA(22:6)和EPA(20:5)等omega-3不飽和脂肪酸, 其實從植物攝取alpha-次亞麻油酸(18:3)就可以在肝臟(和神經細胞)合成DHA和EPA. 由於DHA在視神經或腦神經細胞的代謝受到非常嚴密的再循環利用, 因此每日所需的量很低, 現代人只要是均衡飲食就不致DHA短缺. 這也就是為什麼幾乎所有補充omega-3臨床試驗的效果都不顯著的主要原因–人體本來就不缺乏, 所以無需補充.

譬如說, 兩篇2013年發表的臨床試驗報告, 美國的AREDS2和法國的NAT2, 補充DHA+EPA對黃斑部病變(AMD)幾乎沒有任何效果.

另外, 從30個以omega-3治療關節炎(止痛)的臨床試驗發現, 對類風溼關節炎(RA)可以明顯止痛, 但是對退化性關節炎(OA)則無效. 另外, 治療期間長短和每日劑量多少, 好像也很難歸納出與止痛效果的關聯性.

所以, 關於omega-3不飽和脂肪酸的迷思, 結論就是, (1)DHA和EPA對身體是好東西, (2)現代人都不缺乏DHA或EPA, 因此(3)額外補充魚油並沒有加乘的健康效果.